信義快速道路隧道美化工程(104年9月完工) 本工程首次融入信義計畫區地標建築,如:臺北101、國父紀念館等,宛如躍動的天際線,引領用路人期待的想像,抵達臺北都心。 | 水源快速道路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104年12月完工) PAC高孔隙率的特性,雨天時能增加鋪面滲透雨水效率,避免形成水膜影響車輛輪胎抓地力,提高行車安全。也能減少輪胎與鋪面互制產生的噪音,應用於車流大或車速快的道路,讓相鄰住戶飽受行車噪音困擾情形,獲得減輕的效果。 |
新建工程處代辦「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松江分隊新建工程」(104年12月完工) 榮獲臺北市政府104年度公共工程卓越獎,本工程規劃地上十二層、地下三層之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層為辦公場所及附屬宿舍,地下層為里民活動空間、防空避難室、停車空間使用。 | 臺北市議會舊址拆除及綠美化工程(105年4月完工) 105年4月2日開始拆除,2月25日拆除完成後,隨即進行整地,人行道,綠美化施工,已於4月9日完工,4月10日開放使用。總計綠化植栽面積約1400平方公尺,設有7盞路燈,3支警用監視器及警察巡邏箱加強巡查。完工後,市府也已經委請廠商定期清掃維護,讓市民有個安全又舒適的休閒空間。 |
新建工程處代辦「流行音樂主題展示及育成園區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南基地」(105年4月21日開工祈福典禮) 臺北市柯市長文哲及文化部陳政務次長永豐親臨主持,與會貴賓及所有人員共同祈求工程圓滿。主要興建作為流行音樂回顧與主題展示空間的流行音樂文化館(名人堂)及作為流行音樂的育成、製作及交流場所的產業區與全區整體周邊景觀施作等。工程契約總價約新臺幣14億元,預計107年10月完工。 | 中正忠孝橋引橋拆除及周邊平面道路路型改善工程(105年6月完工) 103年底柯市長上任後,推動多項都市再生計畫,啟動西區門戶計畫即以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為範圍,而拆除忠孝橋引橋即是改造西區門戶關鍵第一步,拆橋後將以文化古蹟保存角度重現北門城地景廣場意象,展示臺北發歷史最佳見證,讓旅客一踏入臺北,感受城市的美好和進步。 |
文山木新路陸橋拆除工程(105年6月完工) 拆除陸橋後,增加駕駛人行駛該路段之行車視野,提升駕駛人行車之安全。新設防洪牆取代舊有土堤式堤防,以提高及維護當地居民之居住與財務安全。提升該路段市民生活品質及消弭治安死角,並提供木柵國小學童就學安全環境。並改善原堤防便道銜接木新路本線之出入便利性,消弭行車動線死角。 | 人行環境改善工程-羅斯福路5、6段與新生南路3段(105年6月與7月完工) 全區人車分道設計,改善自行車與人行爭道,打造無礙友善步行環境提供以人為本的步行空間。新設人行道透水鋪面設計,調節氣溫、涵養地下水源,也有助於減少積水面積,增設植栽帶,打造都市生態綠軸線。 |
公共工程是經濟發展基礎,公共工程品質象徵城市競爭力。臺北市身為首都,各項工程成敗牽動著臺北市的國際競爭力,而工務局則擔任此策劃推動的關鍵角色。在工程建設方面,工務局負責建築、水利、公園、污水下水道及山坡地工程之策定監辦及督導考核,以及配合中央政策,從制度面研訂臺北市公共工程之相關法規,俾利公共工程順利執行;在採購管理上,制定全府統一之採購招標文件範本、採購相關法規及文件,提供政府採購法令及執行疑義諮詢,舉辦採購實務教育訓練,及協助全府各機關學校採購招標文件審查,以促進本府工程採購之公平、公正與公開;在品質管理及勞工安全業務上,辦理全府施工品質管理、施工安全衛生管理相關法規制訂及相關教育訓練等,增進工程品質與勞工安全。
雙園自行車橋新建工程 (105年4月完工) 長67公尺,寬達6公尺,僅供自行車和民眾步行使用,今年4月下旬完工,將人車分流,民眾騎自行車或散步,都比以往更安全和舒適,自行車橋的燈具和照明皆經專業設計,不會影響水域內生物的生態作息。 | 金瑞治水園區防洪調節池 (105年攝) 榮獲「2016國家卓越建設奬」、「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該池集水面積231公頃,蓄水量達27,000立方公尺,可保護下游內湖路一帶的居民遠離洪災和土石流。 |
河濱友善景觀廁所啟用(105年攝) 水利處於10處河濱公園整建「河濱公園景觀廁所」,共設置9座男生廁所、13座性別友善廁所及18座性別友善兼無障礙廁所,陸續於8月啟用,以提升現有河濱公園服務品質。 | 大佳河濱公園親子戲水區(105年攝) 大佳河濱公園完善的設備一次滿足親子戲水、玩沙、遊戲區等三大需求,炎炎夏日,歡迎大家一起來戲水清涼一夏,體驗正港透心涼。 |
社子島濕地解說小築(105年攝) 水利處持續於社子島河濱濕地投入環境教育工作,包含島頭公園、社六和社子島等3個濕地,結合濕地管理和在地參與,提供導覽課程,讓民眾可以同時感受大自然的生態和社子島的人文風情。 | 「抽水站第四分區自動化監控系統建置工程」 本市抽水站第四分區包含雙園至社子島地區沿線抽水站,將藉由光纖網路獲取各站機組運轉狀態、參數及即時影像,預計107年建置完成,屆時抽水站應變指揮能力可進一步提升,強化本市防汛安全。 |
在提升道路及橋梁之品質上,本局新建工程處自98年起,持續辦理「路平專案」,進行本市重要道路路面更新及全市老舊橋梁之結構耐震性能評估並予補強,確保橋涵安全,延長橋涵使用年限;針對防災,本局水利工程處推動「總合治水」,採全流域觀點,興建堤防總長度109,141公尺及雨水排水幹支線總長度522公里,維護操作86座抽水站,並建立完善的水情系統,使本市防範洪災體系更趨完整,另規劃調洪池、沉砂池等,朝建構保水、透水、防洪、生態的臺北城目標邁進,又為活絡水岸活動,已完成28處河濱公園及全長達112公里的河濱自行車道,此外更推出六大主題河濱公園,以提供市民更多元的休憩空間;在公園及路燈方面,本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闢具生態保護、景觀美質、防災保健及休閒遊憩等功能的公園綠地,以達市容「精而美」的目標,並呼應節能減碳議題,於公園園燈、隧道燈、人行道街燈、巷弄道路路燈及主要道路路燈評估設置LED燈具,營造本市夜間氛圍景觀,更配合100年至103年39條林蔭大道的規劃,計畫將臺北打扮成為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為改善本市河川水質,本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已完成用戶接管約82萬6,610戶,以門牌總戶數為基數之接管率達74.97%(資料截至105年7月),成績全國第一,後巷美化更成功地優化生活空間,截至105年7月底止已完成1,417條後巷美化,同時完成南湖、成美、貴陽、忠孝污水現地處理設施,並妥善操作各污水處理廠,達成污水下水道系統最佳化之目標;為推動整體性治山防災、建構安全永續坡地環境、營造優質山林休憩空間、輔導坡地產業永續發展,本局大地工程處已完成34,000餘筆人工邊坡資訊建檔,並持續進行50條土石流潛勢溪流治理、本市65條產業道路及既成道路之改善與維護工程,130條登山步道之改善及維護工程及其步道入口之綠美化,透過持續改善與維護,以達到「安全的生活環境」、「健康的山林環境」及「永續發展的產業環境」。
音樂水舞噴泉 繽紛登場(105年攝) 臺北市士林區忠誠公園規劃以音樂為主題的公園,園內音樂水舞噴泉為本公園一大亮點。 | 北投區溼地公園 (105年攝) 蜆仔港公園為一處溼地公園,園內設施以親水為主,園內尚有觀景拱橋,為一處休閒遊憩絕佳場所。 |
路燈照亮千門萬戶(105年攝) 路燈與星光共同織就的夜景,令人想起名句「東風夜放花千樹」。 | 燈火旗海一色(105年攝) 橋樑連接了我們的雙北生活圈,橋上的路燈映照了滿橋的國恩家慶。 |
世大運紅不讓 士林官邸運動綠雕迎賓(105年攝) 象徵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的運動綠雕美麗呈現。 | 跳舞的女郎~士林官邸跳舞蘭展(105年攝) 臺灣文心蘭盆花中第一個取得專利權的「豹斑寶石」。 |
以環保方式製作世大運綠雕(105年攝) 環保再利用廢輪胎的舉重及足球運動綠雕。 | 成功路內湖交流道(103年攝) 成功路內湖交流道分隔島,以不同高度的灌木搭配著色彩驕豔之四季草花,營造出色彩繽紛的層次效果,為本市重要聯外道路的聚焦亮點。 |
展望未來,工務局除了要給市民高效率與高品質的工程外,我們更要以「團結、合作、愛心、使命必達」的信念,打造防災安全綠城市,由工務局所屬新建工程處、水利工程處、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及大地工程處,分別擔任五大建設主軸。新工處以「路平橋安好風采」為主題,提高城市道路品質,提供市民平坦安全回家的路;水利處以「水活景秀慎防災」為原則,融入「總合治水觀念」,製作臺北市防雨淹水模擬圖及建置淹水預報系統,為全市張起水災防護網;公園處以「道路綠化、公園美化、城市花園化」為願景,所規劃的公園、廣場及林蔭大道,提供市民優質的休閒空間;衛工處以「全國最高接管率」為目標,結合後巷美化及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畢淨化與美化於一役,擔任全國污水處理之先鋒;大地處以「保山林 護坡地」為願景,除致力於山坡地之維護與管理外,亦藉由整體性治山防災資料庫維護及更新,以瞭解本市山坡地各項地質狀況及災害歷史,並於颱風豪雨期間提供防災決策參考,降低山坡地災害發生,在此工務局將扮演本局所屬各工程處後盾,協助本局所屬各處提高各項公共工程之施工品質,帶給市民安全、舒適、綠色及環保的城市生活。
迪化污水處理廠 係國內最大之二級處理廠,每日可處理50萬噸污水,並於103年3月25日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認證通過,成為全國首座都市生活污水環境教育場所,以「護水、人文、產業」為迪化污水處理廠推動環境教育的三個面向,期由深耕都市污水環境教育,藉以喚起居民對這座城市之認同感,朝向「打造臺北新意象,營造親民好形象」的美好環境一同邁進。 | 迪化污水處理廠-跨堤景觀平臺 迪化跨堤景觀平臺自103年12月18日正式啟用以來,為臺北市公共建築場所指標之一,亦為本市大同區耀眼之景點,並以淡水河及「艋舺、城內、大稻埕」三市街為架構,繪入風水軸線為基圖,與臺北市今日地理交通系統套合,構成主要形狀。景觀平臺左右兩側各有1支鋼管支撐大弧拱,並以3條裝飾鋼索與平臺墩柱銜接,拱型鋼管加上斜向拉桿作為平臺主景區,打造出「拱門」意象,以比喻臺北古城,特殊外觀獨具特色。 |
後巷美化 (104年攝) 臺北後巷好美麗,環境好乾淨-美化後巷,至7月底最新資料已達1,417條。為使市民能接受污水下水道接管,並改善整體環境衛生,本局衛工處宣導住戶主動清除後巷障礙。若環境條件足夠,於污水管銜接完成後,以馬賽克色彩磚彩繪將後巷進行整體美化設計。 | 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工程 「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工法」利用礫石上的生物膜吸附分解水中有機污染物,以最自然及節能減碳的方法達到淨水目的,其建設及操作成本均較傳統污水處理為低,目前臺北市已完成南湖、成美、貴陽、忠孝、景美共5座礫間處理場。 |
104年度「土石流潛勢溪流改善及設施維護工程」(第一期) (104.9.14完工) 臺北市南港區舊莊街2段旁更寮腳溪為DF037土石流潛勢溪流,係屬「低」潛勢等級溪流,為解決土石流威脅,本市於104年辦理整治,利用生態自然工法、及節能減碳概念進行整體治理。 | 104年度「臺北市山坡地農業環境改善工程(第一期)」(104.10.23完工) 辦理北投區湖山社區之環境改善,改善農業經營環境及型塑農村新風貌,以提高農村生活品質、增加農民收益及提供民眾優質休憩環境。 |
104年度「溪溝改善及設施維護工程」(第一期)(104.11.10完工) 整治範圍為行義溪之泉源路旁區段,針對此處進行溪溝整治,配合既有硫磺谷棧道系統、新設人車分道設施,串聯為環狀步道系統,打造成為具有休閒、景觀與安全性的溫泉景點。 | 104年度「臺北市北區山坡地緊急處理及維護預約式工程」(104.12.2完工) 針對本市行政區轄區內山坡地辦理平時零星維護工程及颱風豪雨災害緊急搶災處理。 |
104年度「土石流潛勢溪流改善及設施維護工程」(第二期) (105.3.3完工) 新埤溪改善工程主要進行設施更新及德興礦坑改造,結合當地豐富人文歷史糶米古道,打造環境教育場所。 | 104年度「登山步道改善及維護工程」(第一期) (105年3月31日完工) 針對士林區小溪頭環狀步道,完成臺北市首座樹屋涼亭「樹之亭」,環繞老樹登上平台可直達「樹冠層」,零距離享受平視森林、浸潤自然的輕鬆。 |
104年度萬壽路下方邊坡等災害緊急處理工程案(105.5.27完工) 為辦理杜鵑颱風造成之山坡地邊坡崩塌災後復健作業,及因應豪雨期間發生之零星崩塌災害、排水系統損壞等情形進行緊急處理。 | 105年度「臺北市北區山坡地緊急處理工程(單價發包)」 針對本市北投、士林、中山及內湖區等行政區轄區內山坡地辦理平時零星維護工程及颱風豪雨災害緊急搶災處理。 |